市民、網(wǎng)友熱議“長沙好人”現(xiàn)象,,紛紛倡議做力所能及的事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9位黑龍江游客的遠方來信,,展示了來長旅游后對長沙留下的美好印象,。今年5月開始施行的《長沙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實施近兩月。連日來,,市民感動于黑龍江游客為長沙和“長沙好人”點贊的同時,,也掀起了關于雷鋒家鄉(xiāng)人如何更深入踐行文明條例、爭做文明市民的熱烈討論,。市民,、網(wǎng)友們紛紛表示,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爭當溫暖“長沙好人”,。
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幸福文明的長沙人
“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幸福文明的長沙人,。”這是不少市民,、網(wǎng)友吐露的心聲,,他們呼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人人為文明城市貢獻一份力。
“每個人都會有遇見困難的時候,,都希望此時有人能幫幫自己,,特別是身處陌生的城市時,陌生人小小的溫暖舉動,,也足以安撫一顆不安的心,。”市民李莉說,,就像黑龍江的9位游客,,旅途中的他們在茫然無措時,是很多有愛的長沙人走到他們面前,,給予及時幫助,,給他們留下長久感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這些‘長沙好人’一樣,,及時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就能讓更多人在長沙這座‘好人之城’感受愛、感受暖,?!?/p>
市民胡華說,幫助他人的行為就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文明行為,,這些行為滲透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jié)里,,發(fā)生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里,“讓我們多留意,、多關注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當幸福文明的長沙人,?!?/p>
湖南師范大學研一學生謝慕欣說,只要有心,,總能發(fā)現(xiàn)需要幫助的人,、發(fā)現(xiàn)做好事的機會,。
網(wǎng)友“海棠花兒”也表示,做文明市民,,就要將文明條例貫徹到自己的衣食住行,、言行舉止中,“既能做到衣著得體,、食相文雅,、環(huán)境整潔、遵守規(guī)則,,也可在公共場所做到不大聲喧嘩,、不加塞插隊、不亂丟垃圾,,在社區(qū)里踐行綠色環(huán)保,、尊老愛幼、鄰里和睦,?!?/p>
23年來,長沙市第一醫(yī)院護士龍利亞一直以極大的熱情和持之以恒的行動,,踐行著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南丁格爾精神,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履行著護士的職責,。哪里艱苦,,她就申請到哪里工作。她表示,,對她來說,,做好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服務好病人,,“其實做好人真的不難,,只要每個人從身邊點滴做起就行了?!?/p>
越來越文明的城市里,,感受越來越溫暖的氛圍
隨著《條例》的實施,踐行文明條例的新風正在星城大地掀起一股文明熱潮,,越來越多的市民以愈加規(guī)范的行為舉止,,讓更多人在長沙這個越來越文明的城市里,感受到越來越溫暖的氛圍,。
年逾八旬的市民周娭毑,,不僅見證了長沙涌現(xiàn)越來越多的文明足跡的歷程,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時刻感受到被尊重被愛護的文明氛圍,,“每次搭乘122路公交車時,見我上車,,司機總會主動過來攙扶,,令人感動?!?/p>
網(wǎng)友“Kevin”不是長沙人,,在來長的3年時間里,在無數(shù)件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中,,他頗有體會:“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長沙好人多的城市特質(zhì),,也見證著市民用自己的文明舉止爭做文明長沙人的城市氛圍,也不自主地被感動,、感染,。”
經(jīng)常參與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的市民胡錦鈺這樣“定義”幸福:在地鐵站點,,幫助不會操作的乘客順利買票進站,,這種內(nèi)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是幸福。
“來長沙17年,,在長沙日新月異的變化中,,我也在不斷成長,感受著身邊的一切越變越好,?!笔忻袢A先生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讓身邊事事充滿著愛,,處處涌動正能量,,長沙的明天將越來越好。
“中國好人”胡丙炎曾參與農(nóng)村扶貧活動,,活動中,,他和同伴們一起教當?shù)卮迕穹N紅薯,教他們怎么生產(chǎn)加工銷售。他表示,,一件好事可能代表不了多少,,但多件好事疊加起來,堅持做就可以改變一些人的生活狀態(tài),,也能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城市的溫暖和愛,。
都來說說
網(wǎng)友“冰壺秋月”:幫助與被幫助是一個享受與被享受的過程,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但大家有時卻在幫助人的過程中猶豫不決。我覺得,,人在世上,,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網(wǎng)友“鐘云垓”:一心向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點滴愛心,,匯聚大海,,文明你我他。
網(wǎng)友“105米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一點一滴,堅持以文明的標準要求做下去,。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