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雨花行丨宏大,、精微說雨花
一幅氣勢磅礴的丹青長卷,,看大布局、大題材,、大筆墨,,然后審察小局部、小情境,、小細節(jié),,古人謂之從宏大處識精微,正如我們觀賞古畫中的長卷名作《清明上河圖》,。
一首搖曳多姿的傳世長詩,讀大構思,、大情懷,、大技法,也讀大波瀾濺起的小浪花,、大場景中精心安排的小設置,、大交響中凸現的小插曲,正如我們讀唐詩中的《春江花月夜》,。
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已指日可待,,我與老友新知前來叩訪省會長沙的雨花名區(qū)?;虺塑?,或步行,井巷社區(qū),、燕子嶺公園,、非遺館、德思勤二十四小時書店,、圭塘河,、羽燕湖、泰禹小學、綠地城際空間站,、高橋大市場,、比亞迪……如看一幅流光溢彩的丹青長卷,如讀一首山環(huán)水繞的長詩巨制,,令人目不暇接,、心旌搖動。
雨花區(qū)位于長沙市區(qū)東南,,面積29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98萬,年生產總量突破2000億,!在花光,、樹影、江聲,、湖波之間,,筆立著科技、制造,、商貿,、文化、醫(yī)衛(wèi),、住家的高樓,、工廠、市場,、社區(qū),、公園、圖書館,??萍即呓洕v飛,生態(tài)令天藍水碧,,書香染花朝月夕,,幸福流淌在每個人的臉頰、心頭,。
我們走進井巷社區(qū),,花樹夾道,樓宇潔麗,,醫(yī)院,、公園、體育場,、學校,、食堂一應俱全,。細看樓邊路旁,不見一個垃圾箱,,也不見半片紙屑,、一個煙頭。一問才知,,每家的垃圾皆分類以裝,,各自送到附近的垃圾集中點去了。更有義工時時拾撿路人偶爾丟下的煙頭,、果皮,,讓清潔的環(huán)境不見任何“污”點。路邊的綠長椅上,,老人在輕聲交談,,青年人在默默看書。從這些細節(jié)中,,可看出社區(qū)人們的自律,、奉獻、和諧相處的素質,。在老人活動中心,,練書法的、剪紙的,、下棋的,、讀書的,老有所樂也老有所為,,幸福感充溢在他們的日常場景中,。
德思勤二十四小時書店,是湖南首家晝夜開門的好去處,,也是雨花區(qū)一個燦亮的文化地標。里面有二十四小時書區(qū),、名人書房,、外文書區(qū)、文化長廊等布局,。面積闊大,,到處是書櫥、書架,、書臺,,選書和看書的人,手指間傳出翻動紙頁的聲音如蠶食葉,,更顯出其靜穆,。在一個書臺上,,擺放著同行友人的著作,王躍文,、水運憲,、萬寧、紀紅建……且立刻有讀者購書來讓他們簽名,。
我在巡看圖書時,,忽然碰到株洲一位熟人的孩子,他是學美術的,,畢業(yè)后到這里的一家單位從事動漫設計,。他告訴我,下班后他最喜歡來的地方是這家書店,,買書兼帶看書,,會激發(fā)他很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有時在單位加班到深夜,,思路艱澀了,,他便到這里來看書,靜生慧也生智,。他說:“這里是‘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精神家園,!”
號稱“國際高橋?世界商港”的高橋大市場,真讓我開了眼界,。其占地千余畝,,經營商戶八千余家,擁有自主品牌878個,,經營商品種類超過170萬種,,年人流量5億人次,年交易額1480億元,。這樣大的市場,,“走馬觀花”看一遍都不容易,我們是坐旅游觀光車去一飽眼福的,。想細看什么地方,,停下車,我們進商店去,。在一家專營非洲咖啡的店鋪,,我們領略了非洲咖啡豆的烘炒、研磨,,然后調制成可口咖啡的全過程,,真是立等可取。當我們端著一杯熱騰騰,、香噴噴的咖啡,,一經品嘗,,禁不住想喊一聲“好”!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期間,,武漢封城,,農產品、副食品,、日用品緊缺,。雨花區(qū)的紅星大市場開辟專供專線,搭建線上采購平臺,,源源不斷地送去糧食,、蔬菜、水果,,高橋大市場則組織日用品貨源,,晝夜馳援。
湖南,、湖北,,古屬荊楚之地?!扒G”,、“楚”二字,除地域概念外,,還有“強也”“美也”的意蘊,。湖南之長沙,長沙之雨花,,體現的正是這種頑強精進,、至善大美的精神特質。
在圭塘河岸邊,,我們看從排污口流出的潺潺清水,,看垂釣者釣桿梢靜立的蜻蜓。在非遺館,,我們看民間藝人的以勺舀泥作字,、木刻版畫印刷,然后品嘗一杯純手工釀造的甜酒,。在比亞迪,,看一個個配件和零件,,快速地組裝成一輛輛新能源汽車,,從流水線上列隊而下……
雨花區(qū)有大視野、大情懷,、大手筆,,如繪丹青長卷,,如寫瑰麗長詩,又于細微處精雕細刻,,扎扎實實下功夫,,讓人回味不已。
記得參觀名校泰禹小學,,聽老師充滿激情的授課,,看圖書室孩子們分組閱讀課外書籍并展開討論,看手工勞動課孩子們在課桌上進行泥塑創(chuàng)作,,看美術老師張宇的書法展覽……讓我們體會到名校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師生們的優(yōu)雅風采,。在泥塑工作室里,我們看到由孩子們集體創(chuàng)作的《劃龍船》大型泥塑:龍船長6.1米,,寓意六一兒童節(jié),;船上的打鼓者、揮旗者,、劃槳者,,不但人數多,且年紀,、神情各異,,可以感受到他們衣衫下肌肉的鼓動、心的急跳,。搏風擊浪,,同心協(xié)力,朝著詩的遠方,,奮勇前行,。
龍舟競渡,有關端午節(jié)令,,有關家國情懷,。又是雨花區(qū)一種文化的高遠趨向,也是每個雨花人完美的人生價值追求,!
孩子們的作品,,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
我們仿佛聽見鼓聲驚天動地而來,,槳櫓如攪,,波濤追風逐電……
作者簡介
聶鑫森,1948年生于湘潭,。畢業(yè)于中國作協(xié)中央文學講習所第八期和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曾任湖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名譽主席,。出版過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小小說集,、詩集,、散文隨筆集、學專專著六十余部,。曾獲"莊重文文學獎""湖南文藝獎""毛澤東文學獎""小說月報短篇小說百花獎""北京文學獎"等獎項,。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