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去哪兒
■亮哥
近段時間,,連日秋雨。老父親給在長沙工作的我打來電話說:稻谷晚收幾天,,錯過了好太陽,,收不回來怎么辦?
我連連寬慰父親,,地種得少,,糧食也沒多少,真壞了也不打緊,。父親聽后“哼哼”兩聲就掛了電話,。
我能想象電話那頭的情景,父親準是陰沉著臉,,然后憤憤地對母親說:“要不是兒子遠在長沙,,我真想抽他幾下?!?/p>
我非常理解老父親的心情,,畢竟“一年辛勤在于秋,糧不入屋不算收”。盡管不再是以前那個求溫飽的年代,,但在糧食這個問題上,,老父親還是一如既往地嚴苛。無論種多種少,,都要做到盡善盡美,。父親肯定會埋怨我站著說話不腰疼,甚至說我忘本,。
以前田種得多,,糧食打得也多的時候。要是遇上了這種十天半個月不開天的秋雨,,那是最糟心的,。收回來的稻谷,因曬不了堆一起發(fā)熱而發(fā)芽,,還沒收回來的在田地里被雨淋著發(fā)芽,,左右都是糟蹋,愁死個人,。這個時候,,母親是最忙的,要把已經(jīng)發(fā)芽濕答答的稻谷放大鍋里,,生起大火反復翻炒,,把稻芽炒死,這是最原始的辦法了,。就是這原始的辦法,,在當時也是唯一的辦法。
愁懷的總是大人,,小孩永遠是快樂的,。
就像女兒,她就很驚喜秋雨帶來的福利,。這樣每天晚上用不著陪我去散步,,用她的話說,就是無聊死了的散步,。還可以去買一包糖栗子在家中聽雨且慢慢剝,,美美地享受。
以前的自己好像也無二致,。在母親翻炒稻谷的時候,,我們兄弟幾個總要圍著灶爐,一邊幫著添柴添火,,一邊在火紅的炭灰下埋幾個紅薯,,或幾顆板栗,。等灶膛里傳來香氣,或者聽到板栗綻裂的“嗶剝”聲,,不顧滾燙的炭灰,,稍用棍子扒開上面的灰就趕緊伸手去搶。大的不讓,,小的也不示弱,。這個時候,柴房里準會爭吵聲,、哭聲一片,。小的是沒搶到而哭,大的是因為大人責怪不懂相讓而哭,。每次都要爭搶,,所以每次的紅薯或板栗都等不到熟透就被吃光了。這樣夾生的紅薯吃下去,,準會成為放屁大王,。不要多久,柴房里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放屁聲,,這個時候,爭吵又起,。一個說是另一個人放的,,另一個人說明明你放得最響,也放得最臭,。
其實,,對秋雨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讓童年的自己有機會圍著灶膛煨東西吃,,而是有機會去拾栗子,。板栗成熟后,外面包裹的刺球一樣的殼就會裂開,,里面兩瓣或者三瓣板栗紅著臉你推我擠地想先出來,。被風一吹,雨一打,,紛紛從殼里蹦出來,。村院里就兩棵板栗樹,還是別人家的,。在大白天大搖大擺地敲打板栗那是樹主人做的事,,我們唯有趁著天沒亮就往樹底下鉆,用腳探,,用手摸,,去尋找被風雨打下來的板栗,。至于是摸到扎人的板栗刺,還是幸運地摸到板栗,,全憑運氣,。最慘的事,莫過于一陣風過來,,樹枝推推搡搡,,一個板栗殼落下來正好砸在頭上。等好不容易拔出帶血的針刺再去尋找殼里的板栗時,,殼里早空空如也,。板栗早四散開了,也許鉆到了樹葉下,,石縫間,。
兒時的板栗就是黑夜精靈,在天光亮后,,我們揣著滿兜的板栗喜滋滋地回到家,。因為還不走,被人看到,,總是不好意思的,。
聽著外面雨滴敲打著雨棚滴滴答答的聲音,夜已深了,。兒時甜蜜的記憶讓此時在長沙感懷的夜不應是愁的,,而是美好的。原本因老父親的愁而愁秋的心也漸漸放下,,我突地想到了中秋,、國慶雙節(jié)即將來臨。辦公室的同事紛紛計劃去哪,,我想到了一個好去處——老家,。
這個超長黃金周,我哪都不去,,我就從長沙回到老家并一直呆在老家,,幫老父親收稻谷,清早陪小孩去撿板栗,。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