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何繼善執(zhí)筆獻墨,!長沙這所學校楹聯組團上新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炎炎 通訊員 鐘武偉)“麓之為大,;山不在高,?!薄肮P下千言豪邁,;眼前萬里江山,?!薄?月22日,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組團“上新”6副楹聯,,校園文化氣息拉滿,。這些楹聯由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等大家揮毫賜墨,,學校師生參與內容創(chuàng)作,,成為一道獨特的校園文化新景觀。
楹聯被稱為中國人的“門面”,它不僅是漢語獨特的文學形式,,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到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校門口,新楹聯“麓之為大;山不在高”格外引人注目,。這副楹聯的書寫者,,正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今年96歲的顧明遠先生,。
“顧老的四句教育箴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深刻揭示了教育本質和教育規(guī)律?!甭瓷絿H實驗學校黨委書記向雄海向記者介紹,,不久前他有幸拜訪顧老,聆聽先生教誨,。此次顧老欣然為學校楹聯揮毫潑墨,,飽含對麓山國際堅守教育初心的殷殷期望。楹聯的創(chuàng)作者,、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語文教師張曲介紹,,此楹聯巧嵌校名,溯古喻今,,以山喻德,,言近而旨遠,寓意不失初心,,方成大木,;教育精神在于立德樹人。
走進校園,,高中部教學樓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書寫的楹聯“筆下千言豪邁,;眼前萬里江山”,,與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誓詞“做豪邁的中國人”形成呼應,橫批“風華正茂”則將個體成長與時代使命熔鑄一體,。今年2月27日,,逾90歲的何繼善院士來到麓山國際講學時,應邀現場書寫此聯,。校長楊革非介紹,,學校特別將這副楹聯懸掛于教學樓入口處,,瑯瑯書聲與墨香交融,學生在“豪邁”二字的筆勢頓挫間感悟青春理想的標尺——既要在書卷中積淀千鈞筆力,,更需在時代經緯里定位萬里河山,。
不同的楹聯對應不同的場景。辦公樓前新楹聯“平凡以守,,立德樹人行大道,;卓越可追,摶風舉翼秉初心”,,以麓山辦學精神“追求卓越,永不滿足”構思立意,。麓楓樓東門,、南門兩副新楹聯“滿眼芳菲,未輸紅葉,;一川寥廓,,正待青衿”“一苑書聲縈翠麓;三秋素月映丹楓”則與校園四時美景交相呼應,。
“林中鹿隱;島上鳥飛,?!蔽挥趯W校望月亭的這副謎語聯,更是吸引了不少同學圍觀,、猜謎,。楹聯創(chuàng)作者、學校語文教師鐘武偉介紹,,此聯上,、下聯謎底各為一字,由學校初一C2404班楊思睿同學用篆體書寫,,更為謎語聯增添了神秘色彩,。
據悉,此次組團“上新”的6副楹聯,,是從全校師生征集的校園楹聯中精選而來,,從前期策劃到創(chuàng)作,再到邀請教育家,、科學家,、書法家,、學生等各界代表來共同書寫,最終制作成匾牌懸掛于校園各處,,前后歷時半年多,。近年來,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每年創(chuàng)作的高考對聯屢屢走紅網絡,,學校表示,,希望將楹聯傳統(tǒng)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融合,讓師生在詩意的浸潤中實現“以文化人,、以聯育人”,。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