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療邁入新時代,,讓患者“活得久也活得好”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1日訊(通訊員 畢雨)肝癌,,因其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晚期生存率低,,成為威脅健康的一大殺手。近日,,在“走近共識 肝癌irAE管理共識”發(fā)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院長樊嘉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副院長,、肝腫瘤外科主任周儉教授和《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輯部主任陳敏教授等專家表示,免疫治療等創(chuàng)新療法已經成為肝癌治療最重要的探索方向之一,,但除了看到它可能為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和療效突破之外,,如何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處理,、規(guī)范管理相關不良反應也成為臨床用藥不容忽視的問題,。
肝癌是我國第二大癌癥死因
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報告顯示,肝癌是我國癌癥第四大高發(fā)癌種,,也是第二大癌癥死因,。2020全球癌癥報告顯示,中國肝癌無論是新發(fā)病例還是死亡病例,,都接近全球數據的一半,。
為何肝癌“偏愛”中國人,周儉教授坦言,,與美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關肝癌和日本丙肝相關肝癌不同,中國乙肝相關性肝癌占比更明顯,?!?019中國乙肝防治指南》顯示在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分別占77%和84%,?!拔覀兎乐胃伟┑牟呗耘c國外的策略也有明顯不同,我們的策略是改水,、防霉,、防肝炎?!敝軆€表示,,隨著乙肝疫苗的接種,,我國乙肝發(fā)病率已得到有效遏制,肝癌平均發(fā)病年齡也在延后,,“目前我們在肝癌防治上取得了很多成果,,這也是我們中國特色的成果,根據流行病學和統(tǒng)計專家預測,,我國的肝癌發(fā)病率可能在2050年以后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但是當下繼續(xù)踐行和堅持肝癌的防治策略仍然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p>
從不治之癥到部分可治
為實現(xiàn)“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目標,,近年來,中國專家在肝癌預防,、診斷,、治療領域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樊嘉介紹,,在總結老一輩專家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經驗的基礎上,,當前臨床正在不斷推動肝癌綜合性規(guī)范化診斷和治療,推動各種新方法,、新手段在臨床上合理應用,。
在肝癌早期篩查和診斷方面,甲胎蛋白是臨床應用已久的肝癌早期診斷和療效動態(tài)監(jiān)測的指標,,但是其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現(xiàn)象,,因此,近年來肝癌領域推動了異常凝血酶原,,微小RNA(miRNA),、第二代DNA測序技術(NGS)、5-羥基胞嘧啶等研究和實踐,。一些研究成果已在臨床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肝癌的早期診斷和篩查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同時更多新興的早篩早診手段正在進一步探索并嘗試轉化到臨床,,有望進一步提升肝癌早篩早診率,。
在治療方面,我國自從2017年以來更新了三版的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和指南,,提出了適合中國肝癌病人的治療分期(CNLC),。在不斷精進手術外科技術的同時,藥物創(chuàng)新、介入治療,、放射治療等多個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肝癌病人的生存得到極大改善。目前,,諸多創(chuàng)新治療手段如系統(tǒng)治療聯(lián)合局部治療,,拓寬了肝癌手術適應證,通過轉化治療使腫瘤降期,、縮小,,達到轉化切除,讓原來僅有20~30%可手術的肝癌病人提高至超過40%,。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創(chuàng)新藥物的研發(fā)與臨床探索的深入,,肝癌的綜合治療也步入了全新的時代,部分原來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病人,,通過聯(lián)合治療,,也能夠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
規(guī)范腫瘤醫(yī)生肝癌臨床實踐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及研究探索,,進一步拓寬了肝癌精準治療的大門,,越來越多的新療法有望為肝癌的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的希望。與此同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已經成為臨床用藥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為此,由樊嘉院士領銜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肝癌學組制定了《肝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不良反應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下稱“專家共識”),,結合中國肝癌的特點,,從循證醫(yī)學證據出發(fā),指導臨床醫(yī)生規(guī)范應用免疫藥物,,力爭讓肝癌患者更安全,、更有效的獲益于創(chuàng)新治療手段。
“免疫治療成為肝癌新的治療模式,,給患者帶來巨大獲益的同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管理是臨床用藥不容忽視的問題?!狈谓榻B,,通過制定專家共識,對肝癌患者各器官不良反應管理,、聯(lián)合治療時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管理以及特殊人群使用免疫治療等臨床問題進行探討,,讓臨床醫(yī)生更好地規(guī)范管理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更好地保證療效和提升病人生活質量,。”
周儉介紹,,此次共識的編寫過程中,,不僅邀請了肝癌領域的專家,,還邀請了多個亞學科的專家,聚焦肝癌病人特點,,對肝癌不良反應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管理意見和建議;同時也通過宣講活動,,分享經驗,、相互學習,提升規(guī)范使用免疫藥物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造福中國的肝癌病人,。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輯部主任陳敏教授說:“擴大共識的學術影響力,推廣共識的覆蓋面,,讓優(yōu)質的學術資源下沉,,讓一線的臨床醫(yī)生認識、認可,,并應用于實踐,,造福患者,,建立健康中國才是我們的初心和終極目標,。”
“即便是晚期肝癌病人,,我們有方法,、有手段、有藥物,,各種聯(lián)合手段治療肝癌能夠取得較好療效的同時,,又降低治療中的副作用,使病人既能長期生存,,又有生存質量,。”樊嘉呼吁,,臨床醫(yī)生和科技工作者等在攻克肝癌的道路上,,共同攜手,一起為‘健康中國2030’提高15%生存率目標作出貢獻,。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