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快評|把防疫服務做實做細
袁云才
疫情防控中,手機上的健康碼成了人人必備的通行證,可謂“無碼寸步難行”,。然而,,很多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卻犯了難,,怎么辦,?
日前,,湖南省推出了電子健康碼紙質化服務,可仍有很多老人不知道如何申領和打印,。為此,,芙蓉區(qū)五里牌街道火車站社區(qū)開展上門服務,工作做得細致入微,,可謂為老年人群體送去了及時雨,。
類似的人性化服務,在應對此輪疫情的防控工作中隨處可見,,其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解決一些特殊群體或特殊情況下出現(xiàn)的困難。比如,,旅客忘戴口罩又急于趕路怎么辦,?長沙地鐵站、長沙火車南站等區(qū)域安裝了一臺臺智能便民口罩機,,可解燃眉之急,。快遞小哥和外賣騎手要減少與居民接觸,,怎么辦,?長沙不少寫字樓、小區(qū)門口設置了一臺臺外賣智能柜,,訂戶用手機一掃就可一鍵取餐,。此外,為最大程度降低人員流動和聚集造成的風險,,長沙人社部門推出了“不見面”辦理人力資源業(yè)務……
人性化服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是把服務做得更實更細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常說,,為群眾辦實事要練好“繡花功”,。何謂“繡花功”?就是要從細處著手,,向實處發(fā)力,,不漏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放過可能存在的盲區(qū),。表現(xiàn)在疫情防控中,,就是既要做好日常性的、大眾化的服務,,又要考慮到一些特殊群體需求,,因人制宜為他們提供周全、快捷,、貼心的服務,。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依靠的是眾志成城的合力,,需要壓實“四方責任”,,以練好“繡花功”的決心把各項措施和服務進一步做實做細,這樣才能織密織牢織細防控大網,,才能將疫情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
【作者:袁云才】 【編輯:李卓卓】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