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 歸途不再“囧” 老家的路長“大”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岳霞 通訊員 顏其麥)164公里,,2小時零5分鐘——從地處長沙市開福區(qū)北二環(huán)附近的堤亞納灣小區(qū)到株洲市攸縣的新市鎮(zhèn)觀背村,大年三十上午,記者一家三口驅(qū)車順順暢暢地回到了婆家,。無縫連接長沙這個新一線城市和觀背這個普通村莊的,,是一條條寬敞的高速公路,以及通往每家每戶家門口的瀝青(水泥)路,。
我們是2006年買的第一輛車,,當時回攸縣只有一段高速公路可走,即從長沙上京珠(京港澳)高速,,在株洲下了后再走106國道,。因為國道沿線有不少集鎮(zhèn),人流車流較多,,記得單程要4個小時左右,。
2007年底,滬昆高速的潭醴段通車,,這意味著回攸縣的高速公路可以直達醴陵,,但回家的行程依然要超過3個小時。2013年底,,連接滬昆高速的平汝高速通車,,高速公路終于經(jīng)過攸縣。
不過,,最遠的距離,,是下高速或國道后,蜿蜒在稻田里的回家路,。
路很窄,,又多是沙石路,坑坑洼洼是常態(tài),,把車速放得很低仍不免會擦到底盤,。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離家數(shù)百米遠外有一座橋,,橋和路的銜接處落差有二三十厘米,,又是下坡,一不小心就會被卡住,。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提前通知公公,他早早地準備一些磚頭,,拿著鋤頭把坑給填上,。但因為磚頭總丟,到后來,,公公甚至特意做了一塊厚木板,,等我們回家時就扛出來墊在下橋處,。
厚木板一用,,就是好幾年,。
2010年前后,,村里路面開始硬化,擦底盤的危險沒了,,可是回家的尷尬仍在,。
路到底修多寬,村民們有不同意見,,有人家里很少有車來往,,就說“修那么寬干什么,要占了好幾分菜地”,。
最后,,原定2米的水泥路堪堪修成1.8米寬,更要命的是,,小路轉(zhuǎn)彎處都是直角彎,。于是,回家的最后一公里,,簡直就像考駕照,,轉(zhuǎn)彎、倒車,,前面還得站個人引導(dǎo),、指揮。
到了2015年前后,,鄉(xiāng)下的車越來越多,,逢年過節(jié),城里空了,,鄉(xiāng)里的道堵上了,。原本不同意修太寬路的人家,也已經(jīng)買上了新車,。
于是,,新一輪的道路提質(zhì)改造提上了議事日程。除了政府撥付的專項資金,,村民們還主動集資,。
2018年,觀背村的主干道全部“白改黑”,,到婆家組道的水泥路也已重新加寬至4米多,。而家門口橫跨洣水支流的那座危橋,,也已經(jīng)建成更為寬闊、堅固的大橋,。
十多年來,,回家的路越走越順暢。這一條條通村達組的公路,,不僅見證了個體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愁,更串聯(lián)起了一幅鄉(xiāng)村振興的新圖景,。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