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摸得著”的公平正義 湖南發(fā)出首份盲文版判決書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廣軍 通訊員 李丹)為一家保健服務公司工作了16年之后,,66歲的視障人士劉先生為討薪在殘聯(lián)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坐上了原告席。7日,,雨花區(qū)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件并宣判,,劉先生當場領取了盲文版判決書。
據(jù)悉,,這是湖南法院發(fā)出的首份盲文版判決書,。
當庭判決:公司支付工資1.6萬余元
2024年11月,雨花區(qū)法院接到了包括劉先生在內的29人遞交的民事起訴材料,。經(jīng)過了解,,這29人都在湖南某保健服務公司門店工作,其中劉先生等4人系視力障礙人士,,為門店提供理療,、按摩等保健服務。因為公司欠薪,,此前,,在殘聯(lián)、街道的幫助下,,勞動者曾和公司簽署了工資欠條,。但遺憾的是,該公司經(jīng)營不善,,缺乏兌付能力,,最終釀成訴訟。
2024年12月中旬,,雨花區(qū)法院將這一系列案件轉入了速裁快審程序,,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僅用時15天就完成了其中28起案件的審理工作,,并當庭宣判且已生效,。7日開庭審理的,是這一批案件中的最后一名勞動者劉先生的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件,。
劉先生介紹,,他出生于1959年,從2008年開始就在該公司從事按摩服務,?!耙郧皬膩頉]有拖欠工資的情況,2024年7月起就沒發(fā)工資了,,但我還在公司上了三個月班,。公司給我打了欠條,證明還欠我1.6萬余元工資,,并且承諾分期支付,。但公司9月15日停止經(jīng)營后分文未付,。”
庭審中,,被告并未到庭,。最終法院當庭宣判,被告支付劉先生欠付工資1.6萬余元,。
當天的庭審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記者了解到,這是由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對于簡單的民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的一種訴訟程序,,適用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金錢給付民事案件,,這類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上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以下,?!靶☆~訴訟程序多適用于買賣合同、租賃合同,、服務合同等,,涉及人身關系、財產(chǎn)權屬關系,、知識產(chǎn)權糾紛等的不適用小額訴訟,。”本案主審法官,、雨花區(qū)法院立案庭庭長鐘夢琳介紹,,小額訴訟程序能夠及時化解小額糾紛、減輕當事人的經(jīng)濟負擔,,有效地提高訴訟效率,。
現(xiàn)場制作:盲文版判決書送達當事人
庭審結束后,法庭現(xiàn)場制作盲文版判決書并送達給劉先生,。
來自湖南省特教中專的2位盲文老師,,緊鑼密鼓地根據(jù)庭審及判決結果制作盲文版判決書——輸入漢字后通過電腦軟件轉換成盲文,印刻在特制的紙張上,;打印出來后經(jīng)過嚴格的校對,,最終制作完成。拿到判決書后,,劉先生用指尖一行行撫摸辨認起來,;盲文老師也為劉先生念了一遍判決書的內容。
“考慮到劉先生有視力障礙,無法正常閱讀文字,,為了讓他能更直觀地‘讀懂’判決文書,,我們現(xiàn)場制作了盲文版判決書?!辩妷袅毡硎?,這一份判決書上密密麻麻凸起的點子既方便了視障人士的閱讀,也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摸得著”的公平正義,。
據(jù)了解,,這是省高院、省殘聯(lián)共同制定《為殘疾人提供更加優(yōu)質訴訟服務的十一條舉措》后,,湖南法院發(fā)出的首份盲文版判決書,。《舉措》明確,,全省各級法院要設置無障礙通行,、服務、輔助等設施設備,,因地制宜為殘疾人參加訴訟提供全過程無障礙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建設專門的無障礙法庭、無障礙調解室,。根據(jù)不同需求,,提供有聲、大字,、電子,、盲文等無障礙信息交流服務,探索提供大字,、盲文版裁判文書,。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