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如一日,他用愛和堅強撐起這個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黃碧峰 陳燕)“作為一個男子漢,,就是要有所擔當,!我為人子,為人夫,,這些都是我應(yīng)盡的本分,。”得知自己被評為“長沙好人”孝老愛親典型,,王德華露出他一貫和善的笑容,,幾句樸實的話語,一杯清香的綠茶,,記者感受到了鄰家老大哥般的親切,。
今日,記者來到寧鄉(xiāng)市夏鐸鋪鎮(zhèn)高新社區(qū)一處安置房小區(qū),,走進王德華的家,,只見室內(nèi)窗明幾凈,一家人笑語盈盈。王德華和妻子鄧愛良分坐兩側(cè),,正在給83歲的老母親做著按摩,,讓人覺得特別溫馨而和諧。
記者了解到,,今年58歲的王德華有著28年黨齡,,他是家中獨子,育有一兒一女,。讓人感慨敬佩的是,,面對家人接連患上重病,他20年如一日用愛和堅強撐起這個家,,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父母,、發(fā)妻,樂觀坦然面對一個個磨難,,而他身體力行的傳統(tǒng)美德,,也從這個平凡之家傳遞到了小區(qū)、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乃至更多的人,。
頻遭變故,,他成了全家人的保姆
在街坊鄰里的印象里,,高大而帥氣的王德華是一個能干人。上世紀80年代,,他在夏鐸鋪鎮(zhèn)長寧化工廠工作,,擔任過銷售部門的主管,而妻子鄧愛良漂亮賢惠,,不僅在家中照顧兩個孩子,,還喂豬、種田和打理茶園,,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火實在,。2000年,王德華在工廠改制后成為一名個體戶,,之后還和朋友合作經(jīng)營了一家機械設(shè)備廠,,通過自己的打拼逐漸實現(xiàn)了小康夢。
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2002年,,父親因腦出血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王德華親力親為照顧父親,,喂飯,,穿衣,,送父親住院治療,,而當時兩個孩子都在讀書,全家重擔一下子壓到了他的肩上,。
“父親喪失了勞動力,,只能臥病在床,他的痛苦我能理解,!”王德華一直牽掛著父親,,2018年9月,醫(y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而為了讓父親生命得以延續(xù),,他每天和父親睡在一間房,喂白米粥,、換尿不濕……通過精心照料,,父親居然挺過了關(guān)鍵期,而他照顧癱瘓的父親長達16年,。
讓王德華萬萬沒想到的是,,2012年,妻子不幸患白癜風(fēng),,隨之體型發(fā)胖,,血糖和血脂也逐漸升高。2013年,,妻子又患腦梗,,完全喪失勞動力,連出行都受到了影響,。2015年,,母親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外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需要長期有人看護,。
面對人生的低谷,王德華咬牙堅持,。他一邊照顧母親和妻子的衣食住行,,一邊開挖機掙錢養(yǎng)家,常常是做完事回到家,,顧不上休息又準備飯菜,,他成了全家人的保姆。而令他備感欣慰的是,兒子考上了研究生,,成為一名優(yōu)秀人才,。
傳統(tǒng)美德,,從這個家庭傳遞開來
如今,王德華每天堅持著有條不紊的日常護理工作,。從早上6時開始,,他會先看83歲的老母親是否起床,幫助刷牙,、洗臉,、梳頭,然后檢查廁所和房間是否有屎尿,。如果有,,就開始洗洗刷刷,再點上檀香或者橘皮,,保證房間和衣服沒有異味,。他感激道:“現(xiàn)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好,母親現(xiàn)在每月可以領(lǐng)到2000多元退休金,?!?/p>
對于母親和妻子的飲食愛好,王德華了如指掌,,稱得上“職業(yè)大廚”,。看著妻子慢慢挪步走到桌邊,,吃完他做的一碗面條或餃子,,他就感到十分幸福。
“丈夫的付出讓我很感動,,我每天都過得開心,!”在妻子的眼里,王德華是一位完美的“護花使者”,,每天定時為自己打胰島素,,叮囑按時服用治療白癜風(fēng)的藥物。只要天氣晴好,,夫妻倆每天都牽手出門散步,,留下一路羨慕的目光。
“老王真是個好人,,家里人要照顧,,還經(jīng)常參加志愿者活動,!”鄰居許紅英告訴記者,王德華作為一名老黨員,,還帶頭組織社區(qū)的防疫行動,,熱心為居民們提供幫助,孩子們也喜歡來聽王伯伯講德孝故事,,不少小學(xué)生都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寧鄉(xiāng)市推進黨員干部“四聯(lián)五到位”民情大走訪,,王德華以親身經(jīng)歷激勵他人,其中,,社區(qū)居民文先生由于家人多病,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而在王德華的勸慰和鼓勵下,,他重拾信心主動外出打工養(yǎng)家。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如今,王德華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人口耳相傳,,尊老敬賢,、與人為善、守望相助的傳統(tǒng)美德在社區(qū)乃至夏鐸鋪鎮(zhèn)蔚然成風(fēng),。8月16日,,由長沙市文明委組織發(fā)起的2021年第二季度“長沙好人·身邊雷鋒”評選結(jié)果出爐,25位長沙身邊好人榜上有名,,王德華被評為孝老愛親典型,。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