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哪里需要釘哪里的“螺絲釘”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日訊(通訊員 李麗娟)屈路純是芙蓉區(qū)火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彩超醫(yī)生,,疫情警報拉響以來,,她充分發(fā)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沖鋒在前,像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釘哪里,。無論是上門醫(yī)學觀察、火車站值班,,還是機動夜班,、發(fā)熱門診,、網(wǎng)絡電話咨詢,,從來都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大年三十晚上,,中心工作群通知取消休假,但大部分同事都回老家過年了,,無法第一時間回歸崗位,,留長工作人員不多,,值班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她第一時間站出來說:“我在長沙,我來”,。
大年初一,她將孩子送回了父母家,。第二天,她就全身心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從此,,每天風里雨里,、馬不停蹄地在各個社區(qū)樓棟間爬上爬下,開展醫(yī)學觀察工作,,一天兩次上門給居家隔離觀察對象監(jiān)測體溫,,一天下來,常常里里外外衣服都被汗水浸濕,,就連替代防護服用的雨衣上都是水珠,。盡管每天爬樓很疲累,但她從未抱怨過,。她說:我是黨員,,我是醫(yī)務工作者,,這些都是職責所在。
火車站值班最難排的是0:00-8:00的班,,每個班需要排4人,,主動報名的人并不多,她總是主動報名:人不夠的話就安排我,,我來,。火車站值班要求為出入站的每位旅客測量體溫,,一個班基本都是站著,,因為穿著防護服,不方便穿脫,,她和同事們總結(jié)傳授經(jīng)驗就是“不喝水,,不進食,不上廁所”,。熬著夜站一整晚,,忍餓挨凍,只為站好崗,,盡好責,。
因晚上經(jīng)常有臨時性的工作任務,如新增上門醫(yī)學觀察,、上門采樣,、轉(zhuǎn)送病人等,中心每天排了17:30到第二天早上8點的機動夜班,,這個班要求值班人員接到通知后馬上到位,,又是她,主動站出來說:“我住得離單位近,,我來”,。2月13日晚上,風雨交加,,她和同事負責將5名武漢雷神山醫(yī)院援建者送到酒店集中隔離,,雖然到凌晨2點才忙完,她還是回中心把資料,、消毒工作做好才回家,。
“我來”,兩個字雖簡單,,但是每一次都鏗鏘有力,!她無論在什么崗位,做什么工作,,都盡善盡美,,精益求精,,領(lǐng)導交辦的事經(jīng)她的手都會很放心。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這句話。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