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湖湘丨百步穿楊,一生榮光 新晃制弩師姚茂炎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李鋒)彎腰拉弦,,一手托弩,一手置箭,,而后瞄準靶心,,輕扣扳機,一支弩箭瞬間射向靶子,。姚茂炎制作的每一把弩,,都要這般在演練場試驗數(shù)十遍,通過調(diào)試仔細校準弩的各個細節(jié),,保證弩的穩(wěn)定性與準確性,。
今年70歲的姚茂炎與傳統(tǒng)弩打交道超過三十年,出生于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他是侗族人,,自小接觸弓弩,。在古代,弩曾是人們謀生,、狩獵的工具,。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射弩逐漸演變成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深受苗族,、侗族、彝族,、佤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喜愛,。1982年第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射弩作為表演項目首次亮相,;1986年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射弩被正式列為比賽項目,并一直延續(xù)至今,,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橋梁,。
1991年,,姚茂炎第一次參加湖南省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便獲得男子站姿射弩第一名,?!皬哪菚r候起,我就迷上了弩”,,弩弓,、弩臂、弩繩,、弩機,、弩箭……姚茂炎對弩的每一個部件了然于心。對弩的喜愛讓他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射弩運動員,,曾拿下全省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個人全能冠軍,、個人站姿射弩第一名等成績。直到2014年,,時年60歲的姚茂炎還代表新晃侗族自治縣站在了湖南省第八屆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射弩比賽賽場上,,是當時賽場年齡最大的運動員。四年后,,姚茂炎又擔任新晃侗族自治縣射弩隊教練,,為新一代射弩運動員提供技術和弩具指導。
“好馬配好鞍,好的射弩運動員更需要一把好弩”,,姚茂炎說,。早期的射弩比賽,運動員所用的弩具以人工制作為主,,加工工藝較為簡單,。隨著參與者的增多,規(guī)范的制式弩具出現(xiàn)并與人工制弩共處一個賽場,,制作工藝的提高,,使其準確性大為提高,促進更多的人參與該項運動。在2007年第八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運動會主辦者將手工制弩定為民族傳統(tǒng)弩,,制式弩具定為民族標準弩,劃分為兩個組別進行比賽,。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材質,。傳統(tǒng)弩為手工制作,弩身,、箭槽,、瞄準具必須用木頭、竹子等天然材質,,不得使用任何金屬元素。
從1991年第一次參加比賽,,姚茂炎用的便是自己制作的傳統(tǒng)弩。30多年來,,姚茂炎不僅是射弩運動員和教練,,還是制弩師。記者見到姚茂炎時,,他正在車庫改造的工作室裝配一把弩,。在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擺滿了制弩的各種原材料和工具,?!拔腋赣H是木匠,做得最好的是扁擔,,弩弓與扁擔的原理差不多”,。姚茂炎將從父親那學到的技能運用在弩的制作上。選材,,砍形,、開槽、調(diào)試,、拉弦,、制箭,每一步都不能馬虎,。
“湖南有句話,,桑木扁擔輕又輕,挑擔茶葉上百斤。我們弩弓基本用的是桑木,,而且要在冬天砍伐,,再陰干幾個月甚至幾年,這樣木頭的性質才會穩(wěn)定,,不易變形,。”姚茂炎驕傲地說,,“這么多年,,我做的弩弓沒有爆裂的,很多運動員甚至用了十年以上,?!?/p>
作為運動員和教練,,姚茂炎清楚射弩的各項要點,,并能夠將賽場和訓練中的經(jīng)驗轉化,再通過改進工藝提升傳統(tǒng)弩的各項性能,?!皞鹘y(tǒng)弩是上弦后再放置弩箭,很多弩由于扳機的問題,,容易出現(xiàn)箭自動射出的‘滑機’問題,,不僅影響成績,而且容易使運動員受傷,?!睘榱吮苊膺@個問題,他不斷改進扳機的擊發(fā)裝置,,將弩原有的20多個零件增加到40多個,。“現(xiàn)在無論你怎么晃動,,只要不扣動扳機,,它都不會擊發(fā)”,,姚茂炎一邊說一邊示范。
除了擊發(fā),,瞄準系統(tǒng)也是姚茂炎制作的弩的優(yōu)勢,。他用竹片削成細絲制作了“十”字形瞄準器,并手工制作了木螺絲,,精細到毫厘,,極大地提高瞄準的精度?!拔椰F(xiàn)在的弩可以說是第六代了,,在擊發(fā)當中給運動員帶來的穩(wěn)定性,以及瞄準精度都比原來強,?!?/p>
如今已經(jīng)退休的姚茂炎在空閑時間除了制作射弩運動員定制的弩之外,還自己琢磨做一些弩的收藏品,。目前正在制作的就有一對龍鳳造型的弩,,從構思到設計繪圖,再到制作,,都由他一個人完成,。
擇一事,終一生,,姚茂炎自幼與弩結緣,,一生愛好于此,堅持于此,。他說,,“做一行愛一行,誰不想把自己的事業(yè)搞到最高峰呢,?如果未來有精力,,我想成立一個射弩協(xié)會,讓更多的人認識弩,、喜歡弩,?!?/p>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