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鏡頭│野外巡查輸水管線 每天要喝掉8瓶礦泉水
長沙晚報記者 彭瑋蔚 通訊員 盛超
每天工作10小時,,翻山嶺、過隧道,、進村莊……從株樹橋水庫至長沙第五水廠,長沙引水工程作為長沙的“第二水源”,,承擔著全市近100萬人口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高溫期間平均每天輸送原水50余萬噸。
在這98公里長的輸水管線上,,有這樣一群巡線員,,他們用自己的雙腳守護著管道的安全運行,為保障長沙市民飲水安全默默地奉獻,。
早上6時30分,,長沙水業(yè)引水公司生產(chǎn)技術(shù)運營中心巡查一隊隊長楊研和3位同事已經(jīng)出發(fā)。他們每天的工作,,是巡查深埋于地下的輸水管線,。“因為高溫天氣,所以必須兩人以上結(jié)伴而行,,以免在野外巡查時中暑了無人知曉,。”楊研說,98公里長的管線,,每天都可能出現(xiàn)新情況,。萬一管道被破壞,發(fā)生泄漏,,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很多地方,管道都是穿山而過,,我們只能全程步行檢查沿途管線是否漏水,,地面有無沉降。”每走出300余米,,楊研都會用撬棍打開一個閥井查看是否正常,,不到10分鐘,他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濕透,。
上午11時,,地表溫度已達到41℃,楊研和同事們來到一處在建工地,。“我們必須時刻提醒施工方不能破壞地下管線,。”楊研邊說邊喝完一瓶礦泉水。野外巡查,,得自備干糧,。面包、米糕,、餅干,,加上一瓶水,這就是他們的午餐。“現(xiàn)在氣溫太高,,每天根本不感覺餓,,就是感到渴。”楊研告訴記者,。每次出門巡查,,他最少要喝光8瓶550毫升裝的礦泉水。
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巡查一隊每天巡查的公里數(shù)就達到了80公里,,平均每年為2.9萬公里。由于經(jīng)常要翻越山坡,,跨過溝塹,,隊員們都穿著耐磨的大頭皮鞋,一趟巡查下來,,鞋子里都能倒出水,。“我們每人每年穿爛的工作鞋都不下5雙。”楊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