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丨鐵水空三維運輸助力長沙通全球
編者按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作為湖南對接“一帶一路”的節(jié)點城市,長沙在區(qū)位,、產業(yè)等方面頗具優(yōu)勢,,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建筑工程,、新材料及文化創(chuàng)意等優(yōu)勢產業(yè)正在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今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講述“一帶一路”的長沙精彩故事。
長沙晚報首席記者 吳鑫礬
5月3日,,廣鐵集團長沙貨運中心霞凝物流車間,,伴隨著列車的轟鳴聲,一列載有50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這里駛出,,由南向北跨越1萬多公里,,13天后,標有“中國制造”的商品將走進白俄羅斯的千家萬戶,。
從最初的不穩(wěn)定班期,到如今每周四班,,中歐班列(長沙-歐洲)已成為長沙對接“一帶一路”的一個知名品牌,。
依靠區(qū)位優(yōu)勢和產業(yè)優(yōu)勢,長沙水路,、鐵路等貨運發(fā)展迅猛,,航空基礎建設不斷完善,以航空,、港口,、高鐵為主的“三維運輸”,拉近了長沙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距離,,加快了長沙與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往來,。
長沙成中歐班列貨源節(jié)點城市
廣鐵集團長沙貨運中心霞凝物流車間位于長沙金霞經濟開發(fā)區(qū)內,,如今,這里已成為湖南境內規(guī)模最大的鐵路貨場,。
“2014年10月30日,,湖南首趟中歐班列從這里開出,,結束了湖南和歐洲進出口貨物單純依賴海運的歷史。”湖南湘歐快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朝輝說,,中歐班列的開行,,破解了湖南國際運輸通道依賴水運和汽車轉運出口的瓶頸。
以長沙到白俄羅斯為例,,貨物走中歐班列出境相比海運的時間和空運的價格都有明顯的優(yōu)勢,,比海運能縮短一個多月。
據了解,,在2016年至2020年全國中歐班列規(guī)劃建設中,,長沙被列入貨源節(jié)點城市和主要鐵路樞紐節(jié)點城市。今年底,,湘歐快線國際陸港中心將全面建成,,滿足每天到發(fā)國際集裝箱班列5至7列,貨物日周轉量15000噸,。
未來,,長沙鐵路國際通道建設將延伸至東盟、中亞,、中東,、俄羅斯、歐洲,,國內干線通道延伸至華南,、華東,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通道,,形成以長沙為“掌心”,,“五指”為扇形的國際鐵路物流網絡。
長沙新港集裝箱吞吐量前4月創(chuàng)歷史新高
在霞凝物流車間,,來自華菱衡鋼的鋼管裝進卡車,,沿著公路行駛2公里后,來到長沙新港碼頭裝船,。如今,,鋼制品、糧食等貨物都采用水鐵聯(lián)運模式在新港中轉,,經過鐵路,、公路、水路三種方式的配合聯(lián)運,,沿著長江黃金水道通達全球,,遠銷海內外。
“今年前4個月,長沙新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3萬標箱,,比去年同期增加1.9萬標箱,,其中4月份單月吞吐1.6萬標箱,兩項均創(chuàng)該港投產以來同期的歷史最高紀錄,。”湖南長沙新港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忠良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特別是港口集裝箱,,有望達到15萬標箱,。
在長沙新港碼頭,新港三期工程項目建設也在提速,。據了解,,三期工程有望在2018年底整體竣工投產,屆時,,長沙新港年吞吐量將達到1200萬噸,。
從新港順流而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也是一片繁忙景象,。自2012年10月10日船閘通航以來,,這里通過的最大船舶達到6000噸級,年均過閘貨運量達4267.5萬噸,。而隨著湘江航道的不斷提質,,未來長沙貨物走水路運往全球將更加便利。
交通逐步完善助力臨空經濟騰飛
沿長沙繞城高速,、機場高速暢行,,記者驅車從長沙新港直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通過區(qū)域內完善的高速公路路網,,鐵路貨場,、水運碼頭、航空機場等多個樞紐互通互聯(lián),,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不僅暢通了貨運物流,,還加快了長沙人流,、資金流與“一帶一路”的對接速度,。
“機場二跑道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飛機的放行效率,,為湖南發(fā)展臨空經濟提供了交通基礎,。”機場相關負責人說,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二跑道的啟用,,使機場成為國內第15家擁有雙跑道的大型國際機場,,可供目前最大客機空客A380起降。而隨著機場東擴工程的完工,,這里將打造一座集高鐵,、地鐵,、磁浮、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成為湖南通向世界的空中橋梁,。
緊鄰機場的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qū),作為湖南省唯一的臨空綜合保稅區(qū),,一期工程日前已順利通過預驗收,,計劃于本月底封關運行,預計今年底可實現(xiàn)進出口總額10億美元以上,,力爭到2020年實現(xiàn)外貿進出口總額80億至1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