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深秋桂花也宜人
■易石秋
今年的中秋節(jié)在盡享團圓之美的同時,,也讓我頗感幾分錯愕與失落。攝氏34度的高溫不僅徹底顛覆了我對這個季節(jié)的所有天氣記憶,,而且讓“暑退九霄凈”“暮云收盡溢清寒”之類的耳熟能詳?shù)拿鑼懼星锕?jié)的古代詩文,,陡然顯得十分的尷尬與不合時宜起來,也不知我們的先賢們?nèi)绻掠兄獣骱胃邢?。更為令人失望的是,,或許是受如此極端天氣的影響,同中秋的季候特征與文化傳統(tǒng)緊密相連的桂花,,此時不僅“桂園望盡無尋處”,,甚至竟然沒有哪怕是一絲一毫的開花跡象,讓深受“冷露無聲濕桂花”“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之類的傳統(tǒng)詩文浸潤的我心中很不是滋味。以致每次從桂花樹前經(jīng)過,,我都情不自禁地抬頭仔細地望望,,希望自然界中也來個“亡羊補牢”,冷不防地開出哪怕是幾朵桂花來,,給人們來一個意外的驚喜,。但遺憾的是,每次都是眼巴巴地乘興細望,,最后卻是敗興收場,。久而久之,關注之心也就漸漸地淡了,。
寒露前后,,被燥熱烘烤了將近兩個月的天空,,終于下了兩三場還算像模像樣的雨,不少在持續(xù)的干旱里蔫蔫了很久的植物,,在飽蘸雨水的滋潤之后,,又顯得生動而鮮活起來。敵不過一場秋雨一場涼的自然規(guī)律,,肆虐了很久的酷熱也漸漸收斂起來,,讓人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秋天的存在。臨近霜降的時節(jié),,清晨的空氣里已經(jīng)開始彌漫著絲絲涼意,,秋風里不時飄飛的落葉更是給人一種瑟瑟的秋涼。街上行人和車輛都不是很多,,讓踏著黎明尚不太明朗的曙色,,獨自匆匆地從城東趕往城西的學校里指導學生晨誦的我,在莊嚴的使命感之外,,不覺平添出幾分落寞來,。特別是想起就那么寥寥幾篇要求背誦的課文,花費了這么多黃金時間,,總還有那么幾個同學還是期期艾艾地背不流暢,,心中更是隱隱生出些怏怏與焦躁。
進入校園,,天色已趨于明朗,,開始有三三兩兩的學生魚貫而入,沉寂了一個晚上的校園又開始生氣勃勃起來,。心中也隨之融入股股暖流,,畢竟任季節(jié)如何變遷,求知的心始終會釋放出無盡的熱量,,這也許是教育工作者的幸福之一吧,。
剛剛進入綠化帶,忽聞一陣淡雅的清香撲鼻而來,,和著早晨清新的空氣,,一直沁入到肺腑,讓人覺得神清氣爽,,通體舒泰,。不覺童心大起,急忙移步前行,,想去探個究竟,。誰知愈近愈濃,整個空氣里似乎都在飄蕩著一種甜甜的香味,像極了從小就特別愛吃的桂花糖的味道,。難道早已過了開花季節(jié)的桂花真的突然開了,?我將信將疑,不由自主地快步走向校園里桂花樹比較集中的綠化帶,,向園中那幾棵在今年的花季里“我自巍然不動”的桂花樹放眼望去,。說來真怪,滿園的桂樹一夜之間竟然繁花滿樹,,無數(shù)米粒一般大小的花蕊組成指頭大的花冠綴滿枝頭,,或銀白、或淡紅,、或金黃,,在綿密的綠葉映襯之下風情無限,格外惹眼,。如果泉下有知,,當年以“葉密千重綠,花開萬點黃”來描寫巖桂的朱熹,,不知又將以什么樣的筆墨來描繪這色彩斑斕的圖景,。
不過這時最誘人的還是那散入空氣的香甜,它不如玫瑰那般濃烈,,不如茉莉那樣清幽,,也不像荷花那樣悠遠,是一種濃淡適宜沁人心脾的異香,。不僅快意著你的嗅覺,,也甜美著你的味蕾,讓你五臟六腑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仿佛生活原本就是這般的香甜,。我深深地沉醉了,一時竟然無法找到最為恰當?shù)难哉Z來準確表達這種無與倫比的體驗,。李清照曾以“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來描寫桂花,,突出它雖然顏色并不艷麗,也沒有得到什么榮耀與寵幸,,更不會受人熱捧,,但它體性溫柔,,香留天地,,確實是花中的第一流存在。李清照可謂真正得桂花之精髓者,也許這也正是詩人以桂花自喻,,是她自我精神人格的寫真吧,。
在這平日早已凋謝的時節(jié),桂花竟然如此盡情地綻放出了自己獨特的美麗,,并且來得這么的自然,,這么的驚艷,這么的匪夷所思,,在看似錯誤的時間里開出了最為香甜的美好,。看來世間萬物有期卻又無期,,有時雖然錯過了季節(jié),,只要內(nèi)心永不停息地積聚美好,借以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就總有美麗地綻放的希望,。其實仔細想想,又何止是事物如此呢,?這樣想著,,我不禁加快了邁向教室的腳步。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