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在人心上流動
吳艷紅
盡管古今物質(zhì)生活判若云泥,,但精神追求則千古如一。現(xiàn)代人依然有形而上的追問與喟嘆,,需要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所歌所思里化解;現(xiàn)代人依然有生命情緒的高揚,,需要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宣言里放歌;現(xiàn)代人依然有對歷經(jīng)磨難后的堅貞的向往,,需要在“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贊歌中寄傲……古詩中的各種情思,依然在今人心底激起一圈圈漣漪,,將我們微瀾的生活撩動,,然后漸漸沉靜、升華,、凈化,。
古人感于物而動,今人感于詩而動,。詩是引發(fā)今人人心感動的觸媒,。古典詩歌,是古人嘔心瀝血歌哭笑罵的生命之歌,,最能喚起今人心底的種種情愫,。古人云: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難道我們不該穿越做個古人的知音,,讓那些慰藉過一代代人的古詩在我們的心上流動起來?
日前,,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李元洛老師原著,、海濱編撰的《一日一詩》,正是“感于詩而動”,,一日一詩一畫一賞析,,讓古人的情思復活,觸動的正是我們沉睡已久的感性與詩性,。在生活簡單分解為賺錢與消費的當下,,工具、理性大行其道,,感性變得異常稀缺,,詩言志、詩言情幾為陳跡,。感性需要喚醒,,感性需要觸發(fā),,詩在人心上流動起來才是不死的。
《一日一詩》精選了365首經(jīng)典古詩,、365幅名家畫作和365篇傾心品鑒,,配以時令、節(jié)日,、風俗,、人情、名物等,,既是親近古典,,又是詩化當下。如4月1日是西方愚人節(jié),,編者海濱特意選了唐代岑參的《戲問花門酒家翁》,。其詩曰:“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道旁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這首小詩充滿生活情趣和生命智慧,,詩人與七十歲的酒家翁開了個善意的玩笑:“用形似錢幣的榆錢買酒,,可以嗎?”兩人必定十分熟稔,,才有如此風趣的對話,。這個平淡日子里的小插曲,讓生活頓時有了光彩,。若你在4月1日讀到這首詩,,是否會如詩人般對平淡生活從容一笑?又如11月11日是中國的“雙十一購物節(jié)”,,特選唐人吳融《商人》一詩,,末句“隨風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寫出商人常年奔波在外,,不能與家人團聚的艱辛。對比古今,,商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從一首小詩看到大歷史,引發(fā)一番感嘆,,讓我們對今天的生活更有別樣的珍惜,。再如1月9日,《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中“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李元洛老師借此感嘆鄰里關系在古今的變遷,“萬金買鄰,,千金買宅,。今日主動擇鄰已非易事,只好被動結(jié)鄰”,,滄海桑田,,今昔對照,令人唏噓,。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古詩像水一樣,,只有流動起來,,才不會腐壞。它潔凈我們的心靈,,洗亮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與自然、他人和自我重新聯(lián)結(jié),。切莫藏之于故紙堆,,切莫視之為秘不示人的老古董。一日吟誦一首,,當作一種儀式,,古詩會在你的心上流動起來。
古人說:“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人生的種種風景無關有益無益的思量,等到風景都看透,,還有生活細水長流,。先哲孔子說:“繪事后素。”不妨將心靈的底色調(diào)成素淡,,以詩心處紅塵,,世事喧囂背后總留有一角清凈之隅。
一日一詩,,365個日子,,不拘年份,歲歲年年,,詩意喚醒感性,,喚醒我們對生活更多溫柔的感動。詩是人做的夢,,有些夢,,不妨沉醉一生,,不用醒來。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