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雜交水稻創(chuàng)新團隊繼承遺志實現(xiàn)新突破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今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人們紛紛前往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旁的袁隆平銅像廣場等地,,緬懷思念,。記者采訪了解到,三年來,,不僅袁隆平雜交水稻創(chuàng)新團隊繼承遺志取得科研新突破,,而且普通市民也深受袁隆平的八字箴言激勵,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勇毅前行,,共同詮釋著“奮斗是最好的紀念,。”
八字箴言激勵后輩奮進
22日上午8時多,,來自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水稻研究所的同事和學生等,,來到袁隆平銅像廣場,集體緬懷袁隆平老師,。大家對著銅像鞠躬,,敬獻鮮花,表達思念,。
現(xiàn)場,,省農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余應弘回憶說,,袁先生陽光豁達,,無論碰到什么挫折都向陽而生。他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除了良好的家教家風外,,離不開后天的勤奮好學,。自己多次去過袁先生家,看到他八十多歲還經(jīng)常翻閱英文字典學習,。無論袁先生走多高有多大威望,,對普通人始終平等對待,非常難能可貴,。
當天一大早,,便有市民陸陸續(xù)續(xù)來到袁隆平銅像廣場獻花紀念。從事設備外貿進口的馬先生特意從星沙趕過來,,這已經(jīng)是第三個年頭了,,每年除了鮮花,,他還會去袁隆平工作過的試驗田里走一走。
馬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湖南農業(yè)大學讀書時,,有幸上過袁老的課,還和四五位學弟學妹一起去拜訪過袁老,?!澳菚r袁老還只有60多歲,我們去他家時他正在吃晚飯,,問我們要不要一起吃點,,我們不吃,他就給我們每人塞了一個橘子,,平易近人,。”時隔多年,,馬先生對當時的場景還記憶猶新,。雖然他沒有從事科研工作而是選擇創(chuàng)業(yè),但袁老拼搏的精神和“知識,、汗水,、靈感、機遇”八字箴言一直激勵著他,。
“機遇是靠前面六個字作基礎的,,有了這個基礎遇到了機遇才能抓得住?!比缃?,馬先生創(chuàng)立的機電設備公司年銷售額達數(shù)千萬元。
高產(chǎn)高效益協(xié)同,讓農民種田能豐收賺錢
初夏的長沙,,氣候宜人,。袁隆平銅像廣場旁的科研試驗田里,上百畝水稻正進入分蘗拔節(jié)期,,綠油油一片,。當天,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帶領團隊成員下田查看水稻生長狀態(tài)和病蟲害防治情況,,對于這片水稻示范田的品種創(chuàng)制充滿信心。
“在水稻生長時節(jié),,袁老師生前只要不出差,,幾乎每天都要來這里看一看,,看新品種、新方法,、新技術在田間效果怎么樣,。所以他經(jīng)常告誡我們,電腦里是種不出水稻的?,F(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我們院里寶貴的科研基地,,也是傳承袁隆平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平臺?!卑剡B陽說,。
柏連陽介紹,三年來團隊繼承袁老師遺愿,,把他開創(chuàng)的未竟事業(yè)不斷向前推進,,去年超級稻單季畝產(chǎn)達到1251.5公斤,把袁老師定下的1200公斤目標實現(xiàn)了,。袁老師一直關心的低鎘水稻,,去年審定了低鎘水稻品種“西子3號”,今年將大面積推廣,。在雜交水稻育種和耐鹽堿水稻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其中耐鹽堿水稻去年培育了一批新品種,在新疆等地推廣100多萬畝,。
“奮斗是最好的紀念,,唯有不斷奮斗,才能把袁老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踐行好,、弘揚好、傳承好,?!卑剡B陽告訴記者,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首批20個標桿重點實驗室,,將始終聚焦水稻重大新品種培育,聚合優(yōu)異性狀,,讓新品種在全國全世界大面積推廣,。團隊也將致力于高產(chǎn)、高效益協(xié)同,,良種,、良機、良法配套,,讓農民種田不僅更輕松,,也能夠豐收賺錢,,同時讓消費者也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福利。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