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在長沙 | 南雅湘江中學推行走班上課 為學生成長提供更多選擇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俊 通訊員 田澗)學生們究竟喜歡和擅長什么項目?玩玩才知道,!STS生物趣味實驗,、動手動腦學物理、管弦樂器,、趣味flash動畫制作,、射箭……在南雅湘江中學,課后服務實行走班上課,,以分年級跑班制和不分年級跑班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打破班級限制,近40個項目學生們想學都能學,!今日,,記者來到學校進行實地探訪。
現(xiàn)場體驗 讓課后服務“服務”于課堂后
“第一組34號地,,第二組33號地,,第三組32號地,第四組31號地,,領到鋤頭的同學負責翻土,,其余同學負責除草?!鄙锢蠋焺⒒郯才藕梅止ぶ?,初二年級的學生們來到各組的“責任田”開始忙活了起來。第一次動手改良土壤,,播種施肥,,和組員完成種植……這些體驗讓何文睿直呼“勞動不易”,“不僅讓我對生物課堂內(nèi)植物生長要素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刻,,更讓我體會到食物的來之不易,。”
而在實驗室里,,初一年級的學生正在生物老師張夢芯的指導和示范下做解剖實驗,,本節(jié)課一開始,,她便給學生們布置好了實驗步驟和目標:觀察鯽魚外形,數(shù)一數(shù)魚鰭的數(shù)目,;解剖鯽魚,,重點觀察魚鰾、膽囊,、心臟,、腎臟、腸,、肝胰臟等器官,;觀察解剖完畢后,記錄實驗結果,,清理干凈實驗臺,。“剛開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這門課以實驗為主,,當時我就興奮起來了,果然今天我們開始解剖鯽魚的實驗,,親手解剖并發(fā)現(xiàn)魚類身體構造的過程非常神奇,!”初一年級學生王梓霖告訴記者,上小學時自己是科學課代表,,從那時候起對生物非常感興趣,,報名參加“STS生物趣味實驗”課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STS生物趣味實驗’系列課程面向初一,、初二年級學生,,根據(jù)不同學段的學情涵蓋了食品制作、藝術融合,、動物解剖實驗,、解密油菜花、創(chuàng)新探究等板塊,?!蹦涎畔娼袑W教務處主任田澗介紹,該系列課程本著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宗旨,,以生物核心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配合“第一課堂”教學進度設計板塊,帶動學生走出課堂學生物,,在這里,,學生們可以通過實踐加強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以此來樹立學生的生命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科學探究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在“動手動腦學物理”課堂中,物理老師雒昊東給學生們講的是“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為了驗證光的傳播路徑,,他分別用了水霧法、煙霧法,、水中加牛奶法,、果凍法等等。只見他在噴壺中裝入一定量的水,,在空氣中噴出水霧,,讓激光筆的光束穿過水霧,同學們可以觀察到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接著,,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有的在方形玻璃水槽中倒入水和牛奶,,還有的拿起一塊較大的果凍,,讓激光筆的光束穿過其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光在水中,、果凍中都是沿著直線傳播,。
走班上課 學生選擇心儀課程
除了“STS生物趣味實驗”“動手動腦學物理”“數(shù)學好玩”“經(jīng)典‘悅’讀”等與 “第一課堂”結合緊密的課程外,南雅湘江中學還開設了科普,、文體,、藝術、勞動等多樣素質(zhì)拓展類課程,,部分課程直接與社團活動結合,,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課后學習生活。
在足球場和籃球場上,,學生們在體育老師曹燕的指導下開心地練習踢球和投籃,;在機房里,信息老師樊玉秀向?qū)W生展示了成品的捕魚小游戲并邀請學生試玩,,再一起分析編程小游戲的組成部分,,最后師生共同探討,從而完成整個編程的制作;在合唱教室里,,譚彩云老師以學生欣賞歌唱作品并模仿來引入,,訓練學生的音準,再進行試唱和小組比賽,,課后還有各聲部演唱打卡活動,每學期獲得積分卡最多的學生還能獲得獎勵,,讓大家在學中樂,、玩中學;走在學校里,,還能看到輪滑社團的學生們穿梭自如……據(jù)了解,,南雅湘江中學對體育教學和專業(yè)訓練高度重視,曾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等榮譽,,在剛剛結束的長沙市第十屆運動會中,該校在冰雪輪滑類項目中獲得一金,、兩銀,、三銅的佳績。
“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強化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目標,,拓寬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內(nèi)容,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南雅湘江中學校長張永賦介紹,。學校課后服務實行“走班上課制”,,以分年級跑班制和不分年級跑班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例如射箭運動,、合唱,、中國舞舞蹈等課程,不同年級學生可以跑班組班上課,。除了本校老師,,學校積極引入社會力量拓展課程類型,外聘了部分老師授課。而對于沒有報課的學生,,根據(jù)學生的意愿以及實際情況,,學校開設了分年級作業(yè)輔導課,安排了專門的老師進行作業(yè)輔導和常規(guī)管理,。
“學校通過調(diào)查問卷和調(diào)研結果統(tǒng)計了解學生和家長的意向,,在整合以往的校本課程、社團活動課程的基礎上,,擬開設7個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和30種素質(zhì)拓展課,。再通過學生自愿報名情況,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將擬開設的課程再次優(yōu)化最終形成學校的課后服務體系,。”該校盧季松副校長介紹,,學校的課后服務體系包括文化科目類核心素養(yǎng)課和非文化課的素質(zhì)拓展課兩大類型,,一共37種課型。其中文化科目核心素養(yǎng)課包含語文,、數(shù)學,、英語、歷史,、物理,、生物等,作為“第一課堂”有效延伸,,老師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從日常的生活出發(fā),,結合研學實踐活動,,進行巧妙的課堂設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科教學質(zhì)量,,更滋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根脈,。而素質(zhì)拓展課則包含了四大板塊,如足球,、冰壺,、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板塊,聲樂,、管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板塊,趣味編程進階,、Flash動畫制作,、動漫設計等信息技術板塊,以及散打,、探索地球,、射箭運動、輪滑運動等綜合板塊,。
“周一足球,、周二羽毛球、周三生物實驗,、周四數(shù)學好玩,?!边@是初一年級家長張先生和兒子商量后選的課后服務,,他告訴記者,“強健體魄很重要,,所以我們選了兩項體育,,其次是孩子感興趣的課程,他可以接觸到教材之外的知識,,學習興趣更濃了,。”
>>我要舉報